答:對于屏蔽型可分離連接器,其外表是帶電可觸摸的,根據IEC 60502.4-1997標準,需要通過以下試驗保證外屏蔽層結構滿足實際需要:
(A)屏蔽電阻試驗,試驗目的是保證如果手觸及到在運行中的可分離連終端時不會感到觸電。
(B)屏蔽泄露電流試驗,試驗目的是保證如果手觸及到在運行中的可分離連終端時不會感到觸電。
(C)屏蔽故障電流引發試驗,實驗目的是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中,驗證當可分離連接器的絕緣損壞時,其屏蔽引發足以使線路保護動作的接地故障電流的能力;在中性點不接地或經阻抗接地系統中,證明已損壞的可分離連接器能被清楚地判明已處于故障狀態。
(D)電容測試點試驗,保證測試點與導體之間的電容和測試點與地之間的電容滿足要求。
(E)操作力試驗,僅對插拔式可分離連接器要求做本試驗。
(F)操作孔試驗,僅對插拔式可分離連接器要求做本試驗。
屏蔽型可分離連接器要達到以上試驗要求,其外屏蔽層的體積電阻和表面電阻不能超過一定值,除了選用電阻率合適的半導電橡膠材料以外,其厚度以及和絕緣層的復合方式起著關鍵的作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制造工藝有下列兩種。
(1)橡膠預制件注射工藝
其基本原理是先用半導電橡膠材料做成外屏蔽層預制件,然后利用橡膠注射機將外屏蔽層、內屏蔽層和絕緣層復合成一體。采用這種制造工藝的優點是屏蔽層的厚度和形狀可以精確控制;屏蔽電阻極低(可以達到20歐姆以下,標準要求不大于5000歐姆);屏蔽層與絕緣層復合成一體,不會老化脫落;局部放電性能優越;接地孔和測試點直接復合在可分離連接器上。目前國外絕大部分制造廠都采用了這種制造工藝,福州中能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所有屏蔽型可分離連接器全部采用這種制造工藝。
(2)導電材料噴涂工藝
其基本原理是先制造絕緣預制件,然后在絕緣件的外表面均勻地噴涂半導電材料。采用這種制造工藝的優點是產品外觀乍看起來光滑美觀,合模線不明顯。缺點是外屏蔽層很薄,容易老化脫落;屏蔽電阻很大;離接地點較遠處的表面電位較高,帶電觸摸后有觸電的感覺;需要另外安裝接地環;不能將測試點預制在本體上。目前國外有少數制造廠采用這種制造工藝,國內大部分制造廠,尤其是硅橡膠材料屏蔽型可分離連接器采用這種制造工藝,福州中能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硅橡膠屏蔽型可分離連接器沒有采用這種制造工藝,而是創新地采用橡膠預制件注射工藝。
兩種外屏蔽層制造工藝的性能比較如下表所示。
性能 | 橡膠預制件注射工藝 | 導電材料噴涂工藝 |
屏蔽層電阻 | 極低 | 很大 |
屏蔽泄露電流 | 極低 | 較大 |
屏蔽故障電流引發試驗 | 容易 | 難 |
屏蔽層厚度 | 可以根據需要精確控制 | 不能控制,很薄 |
屏蔽層形狀 | 可以精確控制 | 受絕緣層外形限制 |
老化性能 | 不會變硬、不會脫落 | 容易變硬,脫落 |
接地孔 | 復合在外屏蔽上,直接連接接地線 | 無接地孔,需要安裝接地環 |
測試點 | 有測試點 | 無測試點 |
合模線痕跡 | 明顯 | 不明顯 |